谈“狼”色变!被称为“不死癌症”的它,为何容易引发心血管问题?
近日
某知名女演员突然离世的消息
让“系统性红斑狼疮”冲上热搜
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
那么
系统性红斑狼疮到底是什么疾病?
为何会被称为 “不死的癌症”?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作为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为面颊部出现蝶形红斑,像是被狼咬伤所致。发病时,免疫系统错误地将人体自身的某些组织或器官视为攻击对象“自相残杀”,可导致肾脏、心血管、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血管、眼部等多器官损伤。
尽管目前还未有任何药物可以彻底治愈红斑狼疮,但时至今日,红斑狼疮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大部分患者都能保持病情稳定,生活与常人无异。不过,战“狼”之路荆棘密布,有研究发现,红斑狼疮疾病进展至晚期阶段,高达50%以上的患者会患上心血管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心血管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
1、疾病本身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当大量的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底部,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且会随着病情的反复逐渐加重。
2、药物因素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之一,不过糖皮质激素药物副作用较大,可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和血脂异常,长期大剂量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还会提高外周血管的紧张度,加强心脏收缩,促进血压升高,易引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引起几类心血管异常: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损害和冠状动脉损害等
1、心包炎
主要表现为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的心前区疼痛,并向颈部、左肩、左臂和上腹部放射;如引起心包填塞,还可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心悸、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2、心内膜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心内膜炎常出现瓣膜边缘的赘生物,若赘生物脱落,可能引起不同脏器栓塞和产生相应症状,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
● 如栓塞于脑血管,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和活动障碍等症状;
● 肠系膜动脉栓塞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血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泻;
● 栓塞于肢体,可引起肢体疼痛、功能障碍,肢体远端还可有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感觉障碍等表现。
3、心肌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心肌损害时,可有心前区不适、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各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走路觉得气短、晚上不能平躺、全身浮肿等;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心脏增大,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
4、冠状动脉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可以直接损伤心脏冠状动脉外,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最终表现出冠心病的症状,如活动后心前区不适、心绞痛,心绞痛可向颈部、左肩、左臂和上腹部放射。
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身体出现频繁性疲乏、心悸、气短、左侧后背和手臂疼、不明原因牙痛、嘴唇和指甲颜色发紫、下肢水肿、关节痛等不适症状,有可能就是心脏求救的信号,建议尽早就医筛查。
目前,「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疾病筛查常用的检测手段。另外,为提高心脏病变的检出率,还可结合血清学检查如自身抗体、炎症因子、心肌酶谱等,及早发现心脏病变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
严格禁忌烟酒。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吸烟会增加疾病的活动性,使血清中抗双链DNA抗体增加,继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酒精容易造成心血管功能的失调,可能会加重心肌炎症。为了健康着想,患者应严格禁忌烟酒。
控制体重。肥胖更容易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而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异常和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从而改善心血管风险。
增加运动、减少久坐。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建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坚持运动,以散步、打太极拳等舒缓型运动为主,既可避免给心脏增加过多负担,又有助于体内血液循环,保持人体的活力。
2、做好情绪管理
焦虑、抑郁、紧张、愤怒等情绪对心血管的影响很大,长期在精神紧张状态和负情绪的影响下,容易导致心血管调节机能紊乱甚至产生高血压。
建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不要大喜大悲,感觉到情绪波动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出门走走、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调整情绪。
3、规范用药
较长时间和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用药方面要听从医生的药物剂量建议,不要擅自增减药物。
4、定期随访
除了定期到风湿免疫科随访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状况外,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例如: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血糖、血压、血沉、抗链“O”、C反应蛋白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心脏血管的CT检查或者冠状动脉造影,以了解是否合并了心血管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