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细菌作怪“吃掉”心脏瓣膜
先天性心脏瓣膜缺损,引来细菌疯狂蚕食,导致心脏多个重要瓣膜缺损、关闭不全,患者生命岌岌可危。关键时刻,医生实施多项复杂手术,围剿细菌,终于使这颗千疮百孔的心脏得以修复。昨日,挣脱死神魔掌的小赵兴奋地说,最高兴的就是能健健康康地回老家和孩子团聚过年了。
细菌作怪,心脏变两倍大
小赵年仅27岁,一出生就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左右心室之间有个小洞。她从小体弱多病,贫血,因家庭贫困,直到18岁时,才做手术把洞补上。可是,好景不长,去年年底,已到厦门打工两年的小赵时常感到胸闷、气促,发作越来越频繁,一度在工作时突然晕厥,而且整个人迅速消瘦。她意识到自己的心脏很可能又出问题了,于是到心脏中心就诊。
虽然小赵有心理准备,但心脏彩超检查结果还是让她大吃一惊。小赵10年前手术植入的心脏瓣膜补片几近脱落,缝合边缘脱线,还产生了大量细菌组成的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在短时间内迅速生成盘踞于心脏,几乎“吃”掉了心脏的主动脉瓣膜、三尖瓣膜,就好像心脏的四扇“门”坏了两扇,关不紧、合不拢,无法通过血液将充足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回流的血液又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这时,她的心脏已是常人2倍大小,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早已不堪重负。
8小时为心脏“修门换膜”
小小细菌如此疯狂!医生立即为小赵进行药物抗感染治疗,以便稳定病情再手术治疗。可是,本应持续4周的抗感染治疗进行了还不到3周,小赵的病情急转直下,出现了头晕头痛、左上肢麻木等血管栓塞现象。心脏中心心外科强海峰医生分析说,这是由于患者心脏里面的细菌赘生物多而疏松,在血液冲击下极易脱落,会随着血流堵塞脑部、内脏或四肢的血管,进入肺动脉有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分分钟可夺命。果然,没过几天,小赵在吃饭时突然休克。
栓塞症状如此严重,手术不能再等。可是,抗感染还没有完成,患者病情危重,此时手术风险极大。而且,受感染的心脏瓣膜没有恢复,像豆腐渣一样千疮百孔,难以缝合。
经过周密研讨,心外科杨谦主任、邱风主任等经验丰富的医师组成手术团队,决定为小赵手术。
10年前的那次瓣膜修补手术,使得患者心脏与胸骨严重粘连,这次手术,医生仅开胸就花了1个多小时。打开心脏后,只见大量赘生物布满整个心脏,最大的细菌团直径达3厘米。心外科团队将破损的旧补片取下,耐心地一点点清除被细菌“腐蚀”的组织,摘掉细菌团,重新用生物瓣为长达2.5厘米的室间隔缺损打上补丁,接着为几乎被蚕食殆尽的主动脉瓣、三尖瓣更换了人工瓣膜,重建心脏“大门”。“一口气做了室缺修补、赘生物清除术、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置换、动脉导管结扎这5项手术,难度很大,花了近8个小时。”杨谦主任说。
现在,小赵体重恢复了不少,睡眠也正常了,很快就能出院。
日报记者 楚燕 丨通讯员 刘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