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预防心衰应及早 合理休息很重要
“因为心衰,我曾在半年时间里,反复住院6次。”50岁的刘先生一脸无奈。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水龙解释:“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是院内治疗,更要进行综合管理。”
如何及早识别心衰
心力衰竭就是心功能极度减弱,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需要。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达到10%以上。
陈水龙指出,慢性心衰患者多会出现皮肤苍白、多汗、四肢冷等症状,严重者有青紫、疲劳、肝脏进行性增大。患者及家属应主动了解一些心衰的早期表现,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当患者感觉体力下降、全身浮肿(一般先从足踝部开始肿起),稍活动就心悸、胸闷,特别是睡眠时出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或垫高枕头才能慢慢平息时,就应引起重视。若不积极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为肺水肿,患者吐泡沫样痰或粉红色痰,情况则更加危险。一旦心衰患者发生上述情况,一定要尽快送医。
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合理的休息很关键,除午休外,可在下午增加适量的卧床休息。当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感到有心慌、气急或停搏感时,就要停止活动并休息。
陈水龙提醒,劳累、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对慢性心衰病人而言,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使用足量抗生素。体弱患者有感染时,体温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现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等,应注意观察。同时,保持低盐清淡饮食,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心电图、心功能测定、体重和抽血等应定期复查,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