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筑巢引凤,建海西顶尖心血管病医院 ——访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

2018-03-09
分享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建院历史不长,却在海西缔造了医院快速发展的传奇。中国胸痛中心四家区域认证中心之一,中国胸痛中心示范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建设年度杰出贡献团队,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一项项国家级荣誉见证了业界的高度认可,而对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越来越多传统观念中被判了“死刑”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在这里救活了,比如在亚太地区率先对心梗后并发室壁瘤的心衰患者实施心脏“折叠”手术,成功运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挽救危重心血管病患者等等。

    短短十余载,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秘诀何在?在院长王焱看来,医院发展要充满活力,除了对新的医学技术和理念保持好奇心和热情,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人才,不仅要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还要培育适合人才扎根成长的沃土。

                【对标国际顶尖水平,开展高新技术】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医学教育界第一梯队的卓越代表,是国家卫生部唯一直属高校,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其招生规模不大,毕业生十分抢手,校内招聘会一般只面向少数一流医院。在今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内招聘会上,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也位列其中。可见,随着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不断推行新技术、新理念,在国内乃至亚太地区率先开展“塔尖手术”,并屡屡摘获国家级荣誉,其在业界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更加强大。

    “不管是打造心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还是创建心血管病医院,在这些过程中,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一直想方设法在追赶。”王焱所说的“追赶”,是实实在在地派人到国外去学习心血管病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仅去年一年,心血管病医院就在专业领域取得多个突破性进展:在亚太地区率先开展心脏“折叠”手术,对心梗后并发室壁瘤的心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为百岁老人成功实施主动脉瓣狭窄微创介入治疗,刷新我国此类手术高龄纪录;争分夺秒“救心”进一步提速,心梗患者从抵达医院到开通堵塞血管,最快只花了7分50秒;运用国际顶尖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抢救25例极其危重的心血管病患者……今年,心血管病医院将继续紧跟国际医学发展前沿,及时将新技术、新理念带回厦门,切实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良才善用,培育知识分子生存沃土】

    学习新技术,践行新理念,全面助力我市医学持续高速发展,关键还得靠人才。而吸引人才,医院除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还得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不断成长的沃土。

    “医学人才都是知识分子,在乎的是公平。我们努力培育适合知识分子生存的土壤,人才来到医院,不用为人际关系耗费太多精力,可以专心做事,努力上进,充分发挥才干。”王焱说,这些年,心血管病医院引进了不少人才,医院不搞论资排辈,如果你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医生,只要有专业实力,成就多,贡献大,你的地位、待遇不比50多岁的专家差。

    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尤其是医院这种技术型单位,有时会出现“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一个学科就一个专家撑着,其他医生成长不起来。而心血管病医院则打破这一现象,如果中青年医生在某一方面进步快,甚至超过了资深专家,大家都会感到振奋和欣慰。正是有这种开放的思维和胸襟,心血管病医院的人才队伍才会充满活力。

    这是一片海纳百川充满生机的土壤,同时又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心血管病医院设立了专门的医疗安全评估委员会,按照国际标准建章立制,实时评估医生的手术资质等各个方面,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广纳人才,打造国际化医疗团队】

    心血管病医院位于五缘湾的新院区已经封顶,预计今年底工程建成,医院需要大量人才。王焱表示,新院区的硬件都是最好的,医院将不遗余力地持续引进人才,全力打造海西最顶尖的心血管病医院,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望。

    去年,该院引进胡珀元教授,是大陆公立医院心血管领域首位全职引进的台湾特聘专家。胡教授加盟后,带领心外科开展了一系列疑难复杂手术,多次问鼎心外科“金字塔顶尖手术”,以至于一些原本要出国学习的年轻医生纷纷感叹,在这儿跟着胡教授,一样能学到国际前沿的技术。

    王焱表示,医院还将陆续引进台湾、香港等境外不同层次的医学人才加盟,打造一支国际化的医疗团队,造福两岸人民。(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