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医师节:十几斤的铅衣 一穿就是一整天

2018-08-21
分享

8月19日是我国第一个“医师节”。医生的日常工作繁忙到什么程度?他们怎样过自己的节日?

当天上午9时许,导报记者来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病房里有不少病人,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在照常忙碌,并没有“第一个医师节”的过节气氛。这一天,刚好轮到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国明值班。张国明说,值班是24小时在岗,夜晚没事可以在值班室休息,有事的话必须随叫随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郑明日,在加里·罗宾心脏及血管介入手术室里对导报记者说,“我们这里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运转,全员分班上班、轮休。

“我们CCU没有午休”

张国明每天8点正式上班,他总是6点半起床,7点半到医院,花半小时把一天的工作梳理清楚。他说,我们的工作有技术性问题、各种事务性问题,每天一到岗,就好像有一只手在背后推着往前走,一时一刻都不可能停下来,所以要预先把全天的事情安排好,进入状态以后就不太可能停下来回头再去看看想想。病人来得不均匀,经常是扎堆而来,全体医护人员忙得连轴转。

张国明的每天工作时间非常紧凑,8点到10点查房,10点到11点看病历、会诊,11点以后做手术。一般的手术半个多小时到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复杂的要数小时。加班对他来说是常态,正常下班也要到晚上七八点,晚的要到下半夜一两点。第二天照常上班。张国明每天基本上是手术多。

每天午饭,张国明都是上网叫外卖送上门。他说,前几年心血管病医院从中山医院独立出来,食堂还是和中山医院共用,但是到食堂去也花时间,还是外卖送上门节省时间,花十来分钟就能吃好。“我们CCU没有午休,中午如果没有手术,就在自己座位上打个盹;如果有手术,那就连轴转。有的时候累了,也在做完一台手术轮到别的医生的间隙,在手术室外打个盹。”

3年前从北方部队医院来到厦门后,张国明做了2年手术,一周要做十几台,一年要做七八百台,2年下来已经一两千台。


微信图片_20180820150547_副本2.jpg

“公众普遍缺乏健康意识”

13时许,“120”急救车送来一位病人。这位病人姓周,50岁,前一晚感觉胸闷、胸痛,还以为是中暑,就去拔罐,昨天上午胸痛加重,11时许就近到附近医院就医,医院一查立马建议转院到心血管病医院抢救。张国明说,公众普遍缺乏胸痛及时就诊的意识,一旦心血管堵塞,如果救治不够及时,心脏局部将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坏死,心脏细胞坏死以后是不可再生的。时间就是生命,当务之急,是尽快实施手术,避免或减轻心脏坏死状况。这位周姓病人的救治时间,已经大大延误,术后效果如何,张国明有点担心。

负责实施手术的主任医师郑明日,对公众普遍缺乏健康意识,也是感到很痛惜。郑明日对导报记者说,这个毛病,很大原因都是吃出来的,就是营养过剩,经常还有家属来问说刚刚昨晚手术,要不要好好补一补。“我们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


微信图片_20180820150547_副本.jpg

“穿着十几斤铅衣做手术”

郑明日确认病情之后,将病人家属请进手术室,把与人的心脏等大的心脏模型放在电脑屏幕前,指着模型、屏幕,对家属解释说,这条血管堵了,没有供血了,屏幕颜色基本没有了,放上支架,保证供血,避免心脏组织缺血坏死。

完成家属谈话后,郑明日立马穿上铅衣进手术室做手术。心脏支架植入手术要造影诊断,手术是微创,从手腕部打开血管,用导丝伸进心脏,这一切都要依靠造影实施,做造影是会产生辐射的。所以,进入手术室的医生、护士都要穿着铅衣。铅衣重量十几斤。张国明对导报记者说,“十几斤的铅衣,只要进手术室就必须穿,手术一台连一台,经常是一穿就是一整天,回到家累得一门心思就想睡觉。”

手术室的空调,风开得很大,导报记者在手术室呆了一段时间就冷得受不了。导报记者问一位护士,风为什么要开得这么大?这位护士说,“我们都很热啊!”导报记者这才注意到,手术室里的医生、护士都是动作迅速,护士更是来回奔忙跑得飞快。

“希望提高医师的社会地位”

张国明的太太也是医生,和张国明是研究生同学,现在两人是同一家医院的同事,太太在超声科工作,每天也和张国明一样早出晚归。家里的孩子,只能靠老人带。

平常顾不上孩子,张国明特别珍惜和孩子共处的时间。休假时间基本上就是陪伴老人孩子,到公园散步休闲健身。

对于第一个“医师节”,张国明感到很欣慰。张国明说,5月12日是“护士节”,现在国家设立“医师节”,说明国家对医师的重视,希望提高医师的社会地位。“不少病患对医生期望值过高,我们的心理压力一直很大。我是真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我来厦门工作,就是想要做好看病治病的事。”(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