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打造急危重症“救心圈” 让“开心”更微创高效
开栏的话
十余年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简称“厦心”)以独有的“厦心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复杂、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诊疗基地。如今,厦心迎来新的历史起点,6月7日-9日,厦心将告别湖滨南路旧址,整体搬迁至五缘湾,并于6月10日正式接诊。
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厦心新址规划600张床位,软硬件均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交通便利,毗邻五缘湾湿地公园,与湖里万达广场仅一街之隔。搬迁后,医院诊疗辐射范围、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都将有质的飞跃。为让广大市民更深入地了解这块厦门医疗界的金字招牌,厦门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带您全方位走近“厦心”。
心外科
动辄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彻夜奋战的心外科手术,在一个月内突破了120台,相比去年同期激增64.4%。就在上个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团队再次刷新了自己的“心”速度,手术量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福建省唯一能常规开展心脏微创腔镜手术,同时也是闽西南地区唯一能常规独立开展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心脏外科,厦心心外科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至今累计完成各类手术近万例。
6月10日,厦心五缘湾新址将正式对外接诊,规划床位600张,设有6间心外科手术室,并配备有国际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能精准诊断评估为手术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原有良好的积淀上,心外科又将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的绝好契机,让更多生命遇见奇迹。
技术突破 重新划定生死界线
心外科的手术常被形容为“血战、夜战、急战”,以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为代表的心脏大血管疾病重症比比皆是,不分昼夜考验团队的战斗实力。“这类手术往往等不得,尤其是被公认为最危急的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后2天内死亡率高达50%,且手术难度极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厦心心外科副主任吴锡阶说。而正是这种“一旦发病,即使在手术室门口也很难抢救回来”的危急重症,患者过去只能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外地就医。如今,作为省内唯一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厦心心外科疑难复杂手术比例大幅上升,并成为闽西南地区唯一能常规独立开展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单位,慕名或转诊来的患者不断增加。
新址正式启用后,随着硬件条件的改善及急救流程的优化,心外科也将大力推进闽西南地区心脏大血管疾病危急重症救治平台的建设,构建“4小时生命急救圈”,更好地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最及时、便利、高效的诊疗服务。
吴锡阶介绍:“在这方面,医院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但我们不想仅局限在院内对患者进行救治,更想把整套标准化诊断评估、急救转运、手术标准和术后随访等推广到周边县市医院,进一步缩短患者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提高诊治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带动区域内大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越来越多“塔尖技术”被攻克,让更多垂危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最有效的生命支持,赢得手术救治机会。近年来,厦心心外科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发展迅速,迄今已运用ECMO技术抢救了近70例心跳血压“停摆”、传统观念中回天乏术的濒危患者。
“我们目前是福建省开展ECMO数量最多的单位,且不断突破年龄、体重、病种等技术禁区,成功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0%),迈入国际领先行列。”吴锡阶介绍,搬迁至新址后,不仅会新添多台可移动式ECMO设备,更将与胸痛急救网络深入对接,让这项技术向院前急救延伸。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发展迅速
微创手术 术中不见“刀光血影”
“我们科室的微信公众号叫‘开心厦心人’,传统观念里心外科手术就是开大刀,这对患者来说一点都不开心。事实上,微创甚至无创手术早已在我们科室广泛常规运用。”心外科主任、台湾特聘专家胡珀元说,比如“不需要开胸的瓣膜手术”(TAVI)就是医院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国际前沿技术,这种微创手术在心外、心内、超声、麻醉及重症监护等多学科协作下,能实现不开胸,仅需穿刺血管即可完成主动脉瓣膜置换,突破了以往高龄高危患者的手术禁区。此项技术目前在厦心已成熟开展多年,也是国内少有的可开展多路径TAVI手术的单位之一,为不同类型的主动脉瓣重症患者争取到更多生机。
“不少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也已经从过去的开胸劈骨,发展到只要一个针眼就能解决的‘无创’时代。”心外科副主任孙勇介绍,目前各种复杂先心纠治、瓣膜置换与成形手术、腋下美容切口、小切口瓣膜手术、腔镜手术、心脏移植等技术都已在厦心全面开展,无技术死角。
那些仍需要开胸手术的患者,也无需过于恐惧。以心脏搭桥术为例,它与内科的支架植入术都是救治急性心梗的重要手段,各有其优势,技术成熟,术前都会经过严格评估后再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如今70岁以上的老人接受搭桥手术已不鲜见,且厦心已常规开展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多年,无需体外循环,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一些并发症,术后恢复更快。
筑巢引凤 助推学科高速发展
去年4月,厦心心外科被确定为福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建设要求、资金支持均等同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亚专科的团队建设密不可分。
近年来,医院加大心外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2017年引进心血管领域首位全职台湾特聘专家胡珀元教授,开创了两岸医学人才交流的新模式;去年年底,省内知名心外科专家吴锡阶教授正式加盟,心外科技术团队如虎添翼。强将手下无弱兵,在高层次人才的带动下,不仅技术屡屡实现新突破,手术开展也更全面高效了,原本平均需要8小时的主动脉夹层手术缩短到5个多小时。年轻医生也获得更多成长机会,如全胸腔镜手术、主动脉夹层介入等过去需要外请专家支援的复杂高难手术,目前科内已有多人能独立完成。
此外,作为手术台上外科医生们的坚强后盾,重症监护、麻醉、体外循环和护理等队伍也日益壮大。麻醉科副主任赖可可表示,“正是有了多学科整体的保驾护航,外科医生才得以从容不迫地与疾病展开各种较量,患者才得以平稳度过术中最危险的阶段。”
新址投用后,团队将有更广阔的舞台。“新院所有的设施和器械都对标最先进的国际水准,设有独立的杂交手术室、腔镜一体化手术室等,全面覆盖心血管外科的国际前沿方向。”对新院,吴锡阶有着满满的信心与规划,他表示,现代医学发展趋势是微创、内外科整合,只有从原先的“分而治之”到“多兵种联合作战”,才能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以新院的杂交手术室为例,其打破了学科壁垒,可实现将心外科搭桥术、先心病矫治术和主动脉替换术等与心内科介入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等结合起来,同步实施,取得1+1>2的效应,相对简单、安全地为复杂高危重症患者“一站式”解决问题,提供多科室、全方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