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厦门日报 | 引领前沿 技术顶尖“国际范”

2024-08-19
分享

从厦门的本土品牌专科,到一步步踏上国际化发展的崭新征程,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在创新中快速高质量发展:成功跻身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分中心、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获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示范医院;“国考”屡创佳绩,连续多年CMI值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患者满意度保持福建省领先;实现了疑难复杂危重心血管病患者不出福建,且吸引了周边省份乃至东南亚地区患者来厦就医,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心血管病中心之一,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人民满意、国际一流的医疗服务。

实现领域内突破性发展,率先开展多项引领性新技术

今年5月,厦心王焱院长团队创全球之先,使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系统搭载进口器械,成功为两名高危复杂二尖瓣反流高龄患者微创修复受损的瓣膜。两场手术同步向远在欧洲的国际著名心脏专家直播,机器人系统的创新性、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受到国际专家高度肯定。

微信图片_20240820102350.png

王焱院长团队创全球之先,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系统搭载进口器械,为高危复杂二尖瓣反流患者修复瓣膜。

近年来,厦心屡屡在全国乃至国际医学舞台上崭露头角。厦心紧跟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前沿,在全国率先开展经导管微创瓣膜介入手术,并将眼光瞄准相关器械的国产自主研发,牵头和参与了多项全国多中心创新瓣膜介入器械的临床试验,完成多个全国、全球首例人体植入,其中在二尖瓣、三尖瓣介入领域手术量处于全国领先,积累了丰富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辅助治疗在该领域的突破发展。

厦心每年完成的心脏瓣膜病微创介入手术量和手术质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为各类辗转多地求医的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带去“心”希望。去年初,厦心成功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医院。

同时,作为我国胸痛体系建设排头兵,厦心的急性心梗救治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今年以来,该院D2W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开通闭塞的血管的时间)再缩短,突破40分钟,平均耗时仅36.16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要求的90分钟,大大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术后生活质量,彰显区域医疗中心实力。

全生命周期“护心”保障,高难度手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名怀孕30周的孕妇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连夜由安溪转至厦门,紧急实施剖腹产后,厦心吴锡阶副院长带领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通宵手术,最终力挽狂澜,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A型主动脉夹层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手术难度大,全省能常规开展该项手术的医院极少。目前,闽西南90%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在厦心手术。连续5年,厦心每年开展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百余例。去年,厦心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例数达到196例,创历史新高,救治成功率达98.98%,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厦心还联合闽西南各大医院打造大血管疾病诊疗平台,以厦门为中心点辐射周边,建立了一支24小时连轴转的专业队伍,5组人员可同时独立开展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惠及厦门和周边地区众多患者。高峰时,厦心曾24小时内完成6台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除了夹层手术,厦心在心脏移植、人工心脏植入等高难度手术方面也颇有建树,建立起完善的治疗链,为心衰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护心”保障。

微信图片_20240820102353.png

医院举办心脏移植患者心友会,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健康宣教、术后康复和心理康复建设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声音 | “厦心人”砥砺前行 做“护心使者”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表示:在厦心导管室,手术台上摆放着几支颜色各异的注射器,黄色一定是肝素,红色一定是硝酸甘油,每支多少毫升都是标配,10个导管室均是如此。一个小小细节,折射出我们对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的严格要求。正是基于每个细节、每个流程都建立了规范严格的技术质量体系,才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全体“厦心人”将继续努力,做好护心使者,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亮点 | 对外医疗广开展 探索合作新路径

近年来厦心加速国际化进程,除了常规与国际专家开展线上学术交流、手术直播演示外,不断探索新时代对外医疗合作新路径:一方面通过“心苗访问学者计划”,每年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招收15-20名青年心血管专科医师来厦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应邀出访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印尼、泰国、阿塞拜疆等国家和地区,指导当地使用中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开展高难度心脏手术,其中不少技术为当地首次开展。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厦心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8201023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