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西晨报:血管健康要从青少年抓起

2017-10-30
分享

心脑血管疾病已连续多年来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大健康杀手。据厦门市2014年度健康报告显示,去年厦门市居民前十位死因的第二、第三位分别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因这两种疾病去世的患者占因病死亡患者总数的32.72%,这一死亡率高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致死率。

5月18日是第5血管健康日,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呼吁,关注血管健康,重要的是要控制胆固醇,要主动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简称动粥疾病)的危险性,合理饮食,健康生活。

坏胆固醇  易致心肌梗死或脑中风

王焱表示,胆固醇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的罪魁祸首。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三分之一的胆固醇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当吃进太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时,人体血液中就会有很多的胆固醇。

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胆固醇(LDL)两种,也有好坏之分,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王焱介绍,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

动粥疾病  如今有年轻化趋势

大家熟知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都属于动粥疾病范畴。

王焱介绍,正常的动脉内壁光滑、坚实而富有弹性,而发生粥样硬化后的动脉,由于血脂沉积于动脉内膜,内膜纤维化,形成粥样斑块,血管壁也随之增厚、僵硬、钙化,这个过程即俗称的粥样硬化。

“患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人群,是动粥疾病的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和极高危人群。王焱表示,以往动粥疾病往往被视为老人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动粥疾病如今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40岁以下的病例不少,因此年轻人不能忽视自己的血管健康。

如何防治  血管健康防线要前移

市民是否要到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才关注血管健康?答案是否定的。王焱呼吁,要把血管健康防线前移,保持血管健康要从青少年抓起。

王焱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是治疗动粥疾病的两大要素。防控动粥疾病,第一是要积极检查血管健康状况,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要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要测量一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个月—6个月测量一次血脂。王焱说。

控制胆固醇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王焱表示,伴有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200毫克。还要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每天摄取食盐不超过6克。

“规律和适量的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锻炼血管的运动首选散步,可以走到微微出汗。王焱还建议,吸烟也是加速血管老化的一大原因,每年因吸烟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甚至比吸烟导致肺癌的还多,因此,戒烟也很重要。

除了防治的关口前移,联合作战也十分必要。王焱介绍,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大血管并发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糖尿病大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血糖,也要控制胆固醇。

相关链接

血管是否健康  颜色便知

王焱介绍,不同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也不相同。国际上普遍用赤橙黄绿来标示血管健康程度,分别表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

“门诊中,我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血管健康给出评价,主要是要让患者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王焱告诉记者,不同的颜色警示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意外发生。

王焱还提到,市心血管病医院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患者能定期随访,逐渐把心脑血管疾病纳入慢病管理的范畴中。


 

晨报记者 蔡樱柳丨通讯员 刘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