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我心中的人文医学|一个懂爱的地方,“我在花在”
3年前的一个拂晓,我们医院心二区5号病房的铃声急促地响起。“护士,我难受!”当班护士闻讯后立即奔过去,推开门,只见一个姑娘蜷缩在床角,急促地喘气。监护仪显示:心率为180次/分钟。“别怕,姐姐来了!”护士在她身边坐下,娴熟地给她吸氧。慢慢地,姑娘的呼吸缓和下来。
这个姑娘叫小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慢性病。她总在天亮之际发病。医生认为,这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
小枫不愿家人陪伴在身边。“那就由我们来陪伴她吧!”护士长说。第二日,天未亮,一名护士轻轻走进病房,来到小枫的床边。可怜的小枫正睁大眼睛,神情紧张地等待着“恐怖的清晨”。
“今天我来陪你,以后每天清晨,都会有人来陪你。”护士坐在床边,握着小枫的手,轻轻地和她聊起家常来。转眼间,天已透亮了。小枫惊喜地发现:这个清晨,病魔没有来!
之后,每一天拂晓,小枫的床边就有一位守护天使陪她度过黎明,直到她康复出院。
再后来,每到护士节,心二区的12名护士每人都能收到一大捧鲜花和祝福卡。一年又一年,12捧鲜花如期而至。护士长不愿小枫浪费钱,让她别再送了,但她只回了4个字——“我在花在”。这4个字,撞击着护士们的心。
医患间这样的暖心瞬间,在医院并不少见。
一个冬夜,一位怀孕33周的产妇因严重心衰入院急救。刚结束了一天手术的赖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进了手术室。患者需要先做一个浅麻醉,待剖宫产取出孩子后再实施深麻,然后进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女子自知凶多吉少,流着泪说:“不行,请一定保住我孩子!”赖医生握着她的手宽慰了她一会儿,然后弯下腰,轻声地说道:“睡吧,等你醒来,就能看到宝宝了。”枕着温暖的天使之音,女子安然睡去。
她不知道,在她入睡的10个小时里,心外科、产科、儿科、麻醉、体外循环的医生们联合起来,和死神拼死角力。胎儿出来了,没呼吸、嘴唇发紫,赖医生紧急吸痰、气管插管、给氧,小家伙活过来了!在给患者加深麻醉后实施心脏手术时,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危情再起!心外科、麻醉、体外循环医师配合默契地进行抢救,女子最终脱险。当疲惫的医生们从手术室出来,已是次日早晨……
吴老伯是个无人陪伴的盲人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极不方便。护士小柯看着难过,她说,“阿伯,你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吧。”从此,医院里,人们常常看到两人一前一后走着,或去散步,或去做检查……阿伯看不到小柯的模样,但他知道,他搭着天使的翅膀在走。
主动释放爱与善意的医务人员,也不断收获着患者回馈的爱意。
一位糖尿病患者,仅因护士小林在他测血糖时及时奉上一颗巧克力,就回赠她们一大包巧克力。
2015年除夕夜,一位心内科的患者家属看到忙碌的医护人员年夜饭只是简单的快餐,转身送来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丰盛火锅。医务人员谢绝了,但感到那真是一个温暖的除夕夜。
一个患有严重先心病的少女,在手术前,医生为她申请救助基金,出院时还赠送她很多书。这个贫苦的女孩无以回报,便亲手折了两玻璃罐的星星送给了医务站。
这是一个懂爱的地方。医者懂得付出爱,也因而接收到更多反馈的患者之爱。在这里,医生和患者相互遇见、彼此珍惜。医生会怜惜在医院过生日、过大年的病人,给他们送生日卡、祝福小年货;平安夜,护士们会挨床赠送自制的平安果;医护人员要求自己接电话先微笑,病人询问先起身,病人出院时护送到电梯口。
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技术追求的脚步有多么快,他们首先想做的是一个有“人味”的医者。是的,守护人间的天使,一定是双翼的,一个翅膀是技术,一个翅膀是爱。
(陈媛投稿 刊登于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