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厦门日报:婴儿“心门”关不牢 医生巧手换“零件”

2017-10-30
分享

      宝宝7个月大,“心门”关不牢。近日,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巧施心脏瓣膜置换术,为她重新安上了一扇“心门”。 据悉,这名女婴是我省成功接受瓣膜置换手术年龄最小的患者,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心门”关不牢 女婴长不大

      “孩子出生的第3个月起,怎么喂就是不长肉,一直维持在4公斤左右。” 小欣的父母忧心忡忡,如今7个月大的宝宝相比同龄婴儿要瘦小很多,还反复出现感冒、肺炎、心功能不全。经心脏彩超检查,医生发现小欣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即二尖瓣脱垂并重度返流。当孩子来到市心血管病医院时,病情已很危重,连喘气都很困难。

       据了解,心脏瓣膜就像“心门”,它们的开关是保证血液在心脏内按一定的方向单向流动的重要环节。二尖瓣作为四扇“心门”之一,其严重脱垂将导致大量血液返流,心脏扩大,出现心衰和反复肺感染,如不及时手术,患儿一两年内就可能出现进一步心衰而死亡。

心头肉动刀 成功置换瓣膜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小欣幼小的身躯躺上了手术台。术中原计划采用瓣膜成形手术,即尽量保留患者自身组织,对瓣膜进行修复,不使用人工瓣膜。无奈的是,小欣的二尖瓣瓣膜发育情况极差,结构本身就不完整,无足够的“材料”可供修补。“修不了,那就换!”心外科团队当机立断,决定为她施行瓣膜置换术,重换“心门”。可又一个难题出现了,孩子只有4公斤,根本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二尖瓣人工瓣膜,手术团队果断决定使用将19号主动脉瓣反过来安装的方法。经4小时严密操作,一枚机械瓣膜终于成功植入患儿心脏内二尖瓣的位置,让心门重新关紧。目前患儿恢复良好,心脏跳动有力而平稳,已顺利出院。

       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孙勇介绍,小儿瓣膜病患者治疗一定要尽早。由于小儿瓣膜置换手术风险大,手术方案优先选择瓣膜修复成形,但当瓣膜病变严重已无法修复时,只有施行瓣膜置换手术才能挽救患儿生命,选择何种方案应听取医生专业建议。(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