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厦门日报:专家云集鹭岛 共研“心”策

2017-10-30
分享

3月25日-26日,第一届海西心脏节律暨心律失常论坛在厦门举行。全国各地近300名心血管专家和学者聚首鹭岛,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充分进行学术交流和争鸣,集思广益,为心血管病患者谋健康、造福祉。

  本次论坛由福建省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市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办,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承办,旨在推广、普及心脏电生理、起搏新技术,培训电生理医师,提高我省起搏与电生理水平,并增进国内起搏与电生理专家的交流。论坛不仅安排了起搏器植入技术及最新进展,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房颤导管消融、疑难室上速消融最新进展等课程,现场还转播了多台精彩手术。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姚冠华在开幕式上表示,心血管学科是厦门市重点规划和发展的医学学科之一,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科作为心血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取得多项骄人的成绩。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为我省唯一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在学科建设、临床科研、急救平台建设等方面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其主办的厦门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已成为海西乃至全国心血管专业方面的高水平学术盛会,希望医院能以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不断拓展论坛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力,将其打造成厦门市另一个学术交流品牌,切实推进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向更高层面攀升。

【更精准】  房颤治疗已迈入三维时代

  随着心血管疾病日趋高发,心律失常等相关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中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我国房颤患病率大幅上涨,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更高达7.5%。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导致心力衰竭、脑中风、心脏扩大等严重后果,相关疾病防治的探索、学术团队的建设、医疗设备的升级迫在眉睫。

  作为国家临床心内科重点专科、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承载着解决区域内乃至周边省市心血管病患者疑难危症的重任。自2003年起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技术以来,该院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迄今已完成1200余例,现每年开展300多例,电生理技术水平已迈入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心脏电生理和起搏技术的突飞猛进,治疗房颤已进入三维时代,心血管病医院紧跟学术前沿,在省内率先应用三维技术指导射频消融手术,并在此次论坛上演示多例,获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该技术以三维超声代替X光造影,不仅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降低了并发症,更让患者少九成射线。

  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黄卫斌博士介绍,以往为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手术,医生通常需多次使用X射线透视来定位、指导导管的植入和调整,患者和医生难免受到辐射侵害,长时间手术的医生还要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防护。如今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就如同在心脏上装了GPS导航系统,医生在术中不仅可看到实时三维的心脏解剖结构,同时抽象的心电信号被转化成不同的颜色,让手术更加精确安全,更能帮异常颤抖的心找回正常节律,同时大幅降低射线辐射。

【更安全】  绿色电生理助力技术新突破

  随着医院快速发展,我院现址在软硬件上都已无法满足区域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我院位于五缘湾的新址预计于2017年底建成,届时医院技术水准、设备引进、人才梯队等综合实力都将有质的飞跃,能更好地为一方百姓提供心保障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教授介绍。

  近年来,心血管病医院在小儿心律失常诊疗、新型起搏器应用等领域屡次勇闯生命禁区,取得重大进展,陆续完成11月龄婴儿的射频消融手术、10月龄女婴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高难手术。

  不久前,医院接诊一名年仅11个月的婴儿,心脏每分钟狂跳220次,是同龄婴儿的两倍,被确诊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当心急如焚的家长带着孩子转入市心血管病医院时,孩子的口唇、甚至手脚都开始发紫,若任由病情恶化,可能造成猝死,必须立即行射频消融术。这名婴儿尚未满周岁,心脏仅有鸡蛋大小,稍不小心就会将血管穿破,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而且患儿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手术难度高于普通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黄卫斌博士说。

  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电生理团队慎之又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精心挑选足够细的导管。术中,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的精细指引下,团队密切配合,小心翼翼地找到发病源点,反复标测、消融,不到1小时就成功切断了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电路。日前来医院复查的婴儿恢复良好,已与正常孩童无异。

  更高的手术成功率、更可靠的安全性、更少的手术辐射一直是电生理医师努力的方向,也是绿色电生理的意义所在。市心血管病医院作为省内最早开展复杂心律失常手术的医院,迄今已成功施行3000余台三维超声技术指导下的手术,并将持续拓展该技术在其他心脏介入治疗中的运用。据介绍,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实现零射线下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的目标并不遥远,医生将有望脱下厚重的铅衣,轻装上阵手术,真正做到医患共受益。(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