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协同 让急性胸痛患者“救心路”更高效
近日,一名北京游客在厦期间突发心脏骤停,关键时刻,覆盖全市的胸痛急救网络发挥了作用,抢回游客大姐的生命,回家前大姐说,“我也是医务工作者,这次旅程让我感受到了心血管急救的‘厦门’速度。”对此,相信厦门市民的感受更深,随着我市胸痛急救网络持续筑牢织密,越来越多急性心血管病患者得以步入“极速救心”的快车道救治。
作为全国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的样板,我市胸痛急救网络自2014年组建以来,迄今已诊治万余例急性胸痛患者,通过介入手术挽救2千余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急性心梗救治效率和救治水平,切实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心脏病医疗救助服务。
近日,我市胸痛急救网络建设再次迎来重大利好消息,市卫计委正式发文,要求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要在今年内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整合全市医疗资源,合力筑就心血管高效救治体系,助推我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让心血管急救不再孤军奋战
据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近两年的抢救数据显示,越是需要紧急介入手术的血压不稳定、甚至心脏停跳的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却往往在各救治环节被延迟,来不及得到有效的治疗。这类危重患者若没有及时开通堵塞血管,死亡率可达90%,而通过快速有效的介入手术,死亡率可下降到15%以内。可见,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就是一场与“死神”的时间赛跑。
从患者抵达医院,到绕行急诊直接进手术室,再到堵塞血管开通,耗时7分50秒。作为国家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之一,这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目前最短的心梗抢救纪录,而这样的“生死时速”每天都在上演。
但胸痛中心建设不是单纯依靠几家医院的绿色通道,而是要通过各家基层医院、120与胸痛中心所在医院的急诊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多机构的“无缝接力”,优化急救流程,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和及时救治,从而最大限度的缩短急性心梗、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这一跨学科、跨医疗机构的急救服务模式在死亡线前截留了无数生命,已从业界共识上升为国家政策。今年2月,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建立起胸痛中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政策助推“厦门模式”覆盖提速
厦门市对胸痛急救体系的建设历来重视,近一年来,我市胸痛中心建设更是捷报频传,2017年4月,我市在省内率先成立胸痛中心联盟,“组团”建设胸痛中心模式初具雏形;今年初,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获评“国家胸痛中心建设年度杰出贡献团队”,认证工作获国家认可;1月,市卫生计生委召开我市二、三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阶段推进会,全面部署我市急性胸痛患者快速救治体系,切实提升厦门市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
如今,随着卫生主管部门的政策推动,这样的高效“救心”服务将在我市进一步全面整合推广。文件表示,市卫计委将大力支持全市各医疗单位开展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力量,力争用3 年时间建成一批通过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急性胸痛患者快速救治网络,切实改善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主任王斌说:“作为中国胸痛中心华东区域认证中心,我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经验,帮助、指导了众多医院的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截止目前,浙江、江苏、湖南、福建、上海等华东六省一市的82家医疗机构已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证。”他表示,医院将进一步发挥胸痛中心认证机构的优势,指导和帮助厦门市更多的医疗机构建设胸痛中心,从而提升全厦门的心血管急救水平,力争在全国做出标杆示范。
救心服务升级 更及时更有力
在带动、推进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同时,心血管病医院也凭借自身快速响应的急救团队与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如今人工心肺(ECMO)这一顶尖生命支持技术已成为该院的常规急救手段,为抢救垂危患者增添了极大保障,不久前,一位急性心梗患者心脏骤停40余分钟,院前急救的不间断心肺复苏,加之院内ECMO小组第一时间集结,为其连接上ECMO稳定体征抢到宝贵的手术时间,让患者得以迅速推入导管室完成介入支架手术,最终凭借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与高效的心血管急救能力,实现了患者的“起死回生”,现恢复良好。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我市运用直升飞机抢救患者的服务将不再遥远。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五缘湾新院区在明年正式投用后,其楼顶的直升机停机坪可让急危重患者“绕开”地面交通拥堵、地形限制等客观阻碍,从空中直接“飞入”急救室进行抢救,以立体化、规范化的急救流程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国家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厦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主任王斌(右一)组织专家组前往申报单位开展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