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几个护士一个初心:守护患者生命线

2018-05-12
分享

“嘀嘀嘀”,在安静的病房里,只有机器的报警声清晰可辨。这里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ICU病房(重症监护室),因为病情危重,大部分急危重症患者从头到脚插满、接上各种管子、监护仪甚至是呼吸机等。由于病情变化迅速,24小时看护的护士们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快速判断和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并做出应急处置。

“在这里你不仅要爱岗敬业,还需要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强健的体魄……”想在ICU里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并不简单,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ICU护士长周锦华掰着手指张口就说出了一长串的要求。虽然ICU的工作繁琐细碎,而且压力山大,但是护士长也坦言,在这里工作让大家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在这里,十几名医护人员见证了太多的生命奇迹!

 

》》》她们是小患者的“临时妈妈”

在ICU主管护师朱丽萍的手机中,至今还保存着几张科室护士们抱着小乐乐(化名)的照片。去年10月,出生不满四个月的小乐乐因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血管病医院做了手术,术后被送入ICU继续监护治疗。

孩子的病情让家人揪心,而让家人放心又暖心的是,孩子在ICU里,一旦他醒了哭闹,立即有温柔的“护士妈妈”把他抱到怀里。

 “孩子很小很小,所以我们必须照料得分外精心,好不容易孩子终于能撤下呼吸机了。”然而,刚撤下呼吸机没多久,小乐乐就发生了呼吸衰竭,医生发现,他的气管缺乏应有的软骨硬度和支撑力,呼吸时出现塌陷,只得又重新插上了气管插管,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ICU长住的两个多月里,医护人员不断尝试着帮助小乐乐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我们不敢放松,一直盯着乐乐还有仪器上的各种数据,有意识地让孩子锻炼自主呼吸。”护士们尽心尽力,不论白班夜班,医护人员都仔细交接,观察小乐乐的变化动向。

 “他才四个月大,所以喂食很困难,刚开始我们用滴管给他喂一两滴,锻炼他的吞咽功能,为了防止呛咳,30毫升的奶可能就要喂上一个钟头。”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ICU的护士们给了小乐乐强有力的生命支持。两个多月后,小乐乐恢复得很好。虽然他才几个月大,也许并不能辨认每一位护士,但他一看到熟悉的白大褂,就开始咯咯发笑。

 “后来乐乐出院了,家长带他回来复查几次,都会来ICU看看我们,孩子还会伸手要我们抱。”朱丽萍说,在ICU更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能感受到病患对我们的需要。这里也许离死亡很近,但又是一个离希望更近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180510164323_副本.jpg


》》》用实力让患者重拾健康

不可否认,ICU里的工作确实很辛苦:高强度的工作量,每一位危重的患者,都由不得半点马虎大意。但当问起长期坚持工作在ICU的护士们,她们却都说,这里有一份舍不掉的牵挂,有苦有累但是幸福更多。

 “很多患者的管理需要多名护士共同协助,大家在抢救护理过程中互帮互助,相互信任,配合得特别默契。”护士长周锦华说,正是良好的团队意识,让科室护士之间的感情都很好,这也成为许多护士坚持选择在ICU继续工作的一大因素。

许多人对护士的认识还停留在打针发药的层面,护士们对医学知识的掌握超越了不少人的想象。一家医院的ICU,往往是整个医院先进医疗设备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熟练掌握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是必须的技能之一。“每个班的护士都要不停走动,一边监测监护仪、呼吸机参数,记病人生命体征,一边观察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这些高精尖监测仪器的使用,需要专业的系统学习培训和高度的责任心。”周锦华说,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监测仪器就会响起报警声,科室的护士们都能第一时间找到报警来源,尽快解决问题,保护好患者的健康。

“我们需要学习全方位的临床知识,也要对特殊病例有一定的了解,这样面对患者时,才能临危不乱。”周锦华说,社会在发展,心血管病医院每年都选派护士前往国内外顶尖机构进行培训,让护士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科护理的价值,让患者也能享受更多高精尖的护理服务。


微信图片_20180510164316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