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林智:患者的肯定是最大的动力

2018-07-20
分享

机缘巧合成了医学生、当上外科医生,二十余年过去,回首望,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林智发现,做外科医生还是蛮适合自己的,自己也乐在其中。他说,患者的肯定就是他的动力,为此,再苦再累,在所不惜。

命运安排 成为厦大医学院首批学生

1996年,恰逢厦门大学获批成立医学院,林智成了第一批学生。说起来,那并非他的“本意”。当时林智的高考成绩高出厦大录取线40分,报的是其他专业。新成立的医学院从全校各专业择优录取了20名学生,林智便是其中之一。

出任厦大医学院首任院长的是国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林延龄教授,由于是海外华人,教学方式也沿用了西方的模式,教材很多都是国外的。厦门大学对新成立的医学院的教学非常重视,本科前两年的生物、化学等基础课都是厦大各个系的名师,课程很难很深,“当时是学得挺累的,也曾觉得学出来不一定对医学有多大用处,但现在回头看,很多东西是有用的,比如说现在接触新技术时,涉及到血流动力学、材料力学等,一说就明白了,这跟当时基础课的教学比较扎实是分不开的。”林智回忆。

    林智告诉记者,当初学医并不是自己的首选,因为家人中有医生,已经看多了他们的艰辛。没想到命运的安排,他最终还是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做外科医生还是蛮适合自己的,虽然艰苦,却也乐在其中。”

    外科医生需要胆大心细,做事情要综合考虑,既要熟悉解剖,又要有随机应变的创造性思维。林智说,患者是千变万化的,手术台上遇到紧急情况,胆子要大、反应要快,要有思路能马上扭转不利的局面,特别是做心脏外科,脑袋要像马达一样迅速转起来,比如遇到大出血,如何能够迅速止住血,如何修复器官的功能等。

    “工作既有挑战,在我看来也很有意思,但工作强度还是很大的,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早上八点上班,晚上九点回家算很早的了。”林智笑说:“还好是个男生,体力还跟得上。” 

磨砺、成熟  被任命为专业组带头人

    医生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大学毕业进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工作几年后,林智先后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跟随廖崇先教授、陈良万教授等名师,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大血管手术等高难领域不断精进,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和综合治疗水平。

    2014年和2016年,林智先后被医院派往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医院、加拿大多伦多圣玛丽总医院进修。在那里,他不仅开拓了视野,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技术,也接触到国外的精细化诊疗模式和先进的医疗体系。

    去年,医院经过考核,任命林智为心外科医疗组长之一,主要负责成人心脏外科领域,常规开展冠状动脉搭桥、多瓣膜置换及同期迷宫手术、主动脉夹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手术。同时心内科与心外科还陆续协作开展了微创左心室折叠减容术、介入下二尖瓣成形术等国际领先的高新杂交手术,医院整体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让林智迅速成长为科室骨干。去年以来,心血管病医院推进开展了体外心肺支持技术(ECMO),作为重症急救领域的顶极抢救手段,林智与团队成功救治了包括心跳骤停、暴发性心肌炎在内的大量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在全省均居于领先水平,并通过传帮带,带动其他兄弟单位学习,极大提高了我市及周边地区心血管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

再苦再累 患者的肯定是医生的动力

    林智说,患者的肯定是医生的动力,平时再苦再累,就算是一天两台手术,十几个小时,连轴转到快睁不开眼睛,也都甘之如饴。

    “对心外科这一行,我现在是越做越喜欢。”对林智来说,历经艰巨复杂的手术,将垂危的患者从自己手上救活,走出手术间跟家属汇报说“手术顺利,我们胜利了!”,看着家属红着眼眶等待结果,而自己带来了好消息。手术效果很好,血压心率稳定,几个小时后患者就醒了,再过一天就能拔除气管插管,一周后就能出院了,这种成就感是任何金钱或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十几年来,林智已积累了不少“粉丝”。每周2次的门诊,他的诊室外总是排着队。曾经有一位漳州龙海的老太太,林智为她做了双瓣置换手术,十几年过去了,老太太年逾7旬还身体硬朗,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林智处随访。每个月老夫妇俩从龙海过来,碰上林智出差或出国学习他们会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找哪位医生了。老太太信佛,经常拉着林智的手说:“林医生,我每次拜佛都跟菩萨说要保佑你,保佑好医生。”这样朴实的语言,更让林智坚信,作为医生,再苦再累,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人物侧写  建科“元老”基础打得牢

    大学一毕业,林智就进入厦门市心脏中心(即现在的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工作,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当时,心脏中心正在组建心外科,科室除了主任和主治医生各一名外,就只有自己这个刚刚毕业的“小菜鸟”。

    心外科这样高精尖的专业,本科阶段并没有专门针对性的课程,于是林智买回来一堆书开始恶补。建科时科里就三个人,林智既要上手术、写病历,完成住院医师的繁重工作,又要兼当科主任的秘书,整理资料、收发文件、统计数据,每天夜里还要兼当重症监护室(ICU)的值班医师。基本是24小时都在医院,第二天接着上手术。大学同学们都说,怎么你一毕业就失联了?

   “各种艰辛,说起来都是泪。”林智笑说,家就在医院对面,比医院宿舍还近,常常是一星期才回去一次,把脏衣服带回家,再带一包换洗衣服回医院。刚工作头两年几乎都泡在医院里,一年四季都快分不清了。因为医疗环境需要,医院几乎都是恒温,再热的天、再冷的天都是穿着手术衣在医院度过,“不小心过了一个夏天又一个秋天”。

    高强度的工作却也带来了大量的手术训练机会,林智参加工作的头三个月就参与了逾百台手术,而且手术零死亡,跟着老主任学到了很多知识。“虽然苦虽然累,也因机遇所赐,基础打得比较扎实,上级医生给予很多指导、帮助,让自己能快速成长起来,扮演一个合格住院医生的角色。”


林智工作照.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