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阀门”关不上 微创手术来更换
日前,“不需要开胸的瓣膜手术”再传佳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成功施行一例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让这名原本衰弱得几乎走不了路,睡觉无法平卧的患者,如今能自己开车来复查,回归了正常生活。这进一步拓宽了该院在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的术式范围,让更多不同类型的高危患者也能享受微创手术。
脆弱心脏濒临崩溃 无法承受开胸手术
老赵有着40多年的大量吸烟史,6年多的高血压史,5年来多次住院药物治疗。病情时有反复,日益恶化。近年来心脏功能每况愈下,甚至一、两百米的步行距离都需要数次的休息。
近日,睡觉都已无法平躺的他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求诊。入院后的各项检查结果令心外科团队忧心忡忡,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瓣膜严重钙化,左心室严重扩大,肺功能很差,还有心律失常,多支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病症,可以说,老赵的心脏乃至全身状况都已脆弱不堪。
心外科林智副主任医师介绍,主动脉瓣膜是保证心脏血液正常循环流动的“阀门”,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它都会随之开启和关闭,正常情况下,这扇门不仅要能打得开,也要能关得紧。对于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置换瓣膜,但这需要将胸骨正中锯开,手术切口长度约20cm,在体外循环下接受4到5小时的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这对心脏功能已经衰弱至不到常人一半,全身状况极差的老赵而言,无疑是难以承受的,手术风险极大。
随着技术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简称TAVI手术)这种微创手术的出现,恰恰就突破了传统外科手术在高龄高危患者的禁区。它考验的是心外、心内、超声、麻醉及重症监护等多学科的综合实力,达到不用开胸,仅需穿刺血管即可完成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效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也大为减少,能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切口仅4cm 微创更换心脏“阀门”
其实,TAVI手术在心血管病医院已成熟开展多年,手术例数居全国前列。不过,此前TAVI团队选择的手术途径都是从股动脉进入,但这次有些不同,老赵的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此前一直是TAVI手术的操作难点。经过中国医务科研人员的努力,在全世界率先发明了能够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TAVI装置。这一装置需经左胸的微创小切口,从心尖植入。
“这改变了过去TAVI手术仅限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局限,让更多像老赵这样主动脉瓣严重关闭不全的高危患者,也拥有了微创手术的机会。”心外科主任、台湾特聘专家胡珀元表示,从心尖部进入还缩短了到达主动脉瓣的路径,操作更加直接与简便。
术中不见“刀光血影”,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应强教授的指导下,胡珀元率团队在左侧胸壁开一个小口,操控一根细长的导管经心尖穿刺送入心腔,将折叠的人工心脏瓣膜精准送至患者的病变位置上,在透视定位下释放瓣膜,即可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把对身体的干扰减至最低,术中造影显示:植入的新瓣膜功能良好,定位准确,手术切口只有4cm。术后两个小时,老赵就麻醉清醒拔除了气管插管,六天的精心护理后顺利出院。
胡珀元介绍,随着TAVI技术不断发展,涌现出多种的手术装置和术式,以适应不同症状的主动脉瓣膜病患者。心血管病医院紧跟学科前沿,近年来陆续成功开展了多个路径的TAVI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已成为目前国内少有的可开展多路径TAVI手术的单位之一,为不同类型的高龄高危心血管病患者争取到更多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