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产妇羊水栓塞 厦门医生深夜驰援
小张(化名)和小林(化名)都在漳州某医院上班,小张是一名规培医生。4月4日,他们的宝宝诞生了。守在手术室外的小张还没来得及瞧宝宝一眼,就听到里面传来产科医生的惊呼:产妇剖腹产后羊水栓塞!
这种病死亡率高达80%。很快,小林心、肺严重受损,出现多脏器衰竭,命悬一线。当地医院奋力抢救多日,眼看还是阻挡不了死神的来临。危急时刻,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深夜驰援,为小林连接上ECMO,用仪器暂时代替其心肺功能赢得抢救时间,再转运至厦门救治。57个小时后,小林的心脏功能明显好转,顺利撤机。如今,小林已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前日,记者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看到小张和小林时,他们正通过手机看宝宝的视频,满脸欢喜。小张感叹,“幸亏有这么多热心人士伸出援手,有这支成熟的ECMO团队力挽狂澜,才成全了我们一家人的幸福。”
产妇命悬一线 ECMO团队深夜驰援
4月8日晚,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21∶03,结束了清明假期连续的急诊手术没多久,手术麻醉科副主任赖可可主任医师接到电话:漳州一产妇羊水栓塞,心脏等多个脏器衰竭,生命垂危,急需ECMO支持。
这位产妇正是小林。此时,她的子宫已被切除,经历了8次抢救。每次抢救,丈夫小张都揪心地守候在一旁,可是,她的身体太脆弱了,不久便出现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自从4月4日早上生完孩子,她就挣扎在生死边缘,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的宝宝。
接到消息后,在院方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ECMO团队成员第一时间从各方赶到,机器、耗材、救护车迅速到位。当晚22点,赖可可主任带领ECMO团队奔赴漳州。1个小时后,他们在重症监护室(ICU)见到了处于休克状态的小林。她的心率超过160次/分,血压降到40mmHg,加上大量强心药的使用,血管收缩,增加了ECMO血管插管操作难度。不过,凭借娴熟的技巧,医护人员还是快速为小林插管接通了ECMO。
ECMO接通后,小林的心肺功能被机器代替,心脏和肺脏得以休息,为接下来的救治赢取了宝贵时机。很快,她的心率降到了120次/分。考虑到当地医院不具备ECMO相关技术和经验,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治疗,心血管病医院团队连夜将小林转运至厦门。
全院会诊群策群力 产妇转危为安
抵达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时,已是4月9日2时10分。忙碌了一晚的赖可可不敢大意,继续在ICU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3时许,心电监护仪上终于出现血压波形。“这是一个好的讯号,说明她的心脏有恢复的希望。”赖可可一颗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4月9日一早,心血管病医院组织全院大会诊,多个科室群策群力为小林制订救治方案。4月10日,血压逐步回升,心脏功能渐渐好转。4月11日早上,检查显示小林达到撤机条件,在连续使用ECMO救治57个小时后,小林顺利撤掉ECMO。4月12日,撤掉呼吸机。4月13日,转入普通病房。
小林醒来看到守在身边的小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不确定,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真的脱离了危险。“真的是你吗?那你说说,我们第一次见面在哪里?”小张看着逐渐恢复活力的小林,她抛出一个个问题“考验”他,他心里百感交集。今年结束规培生涯后,他将正式成为一名ICU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重症患者。ECMO被称为“重症救治的最后勇士”,他很清楚,如果不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ECMO团队紧急驰援,他那刚出生的孩子将永远失去母亲。“真的很感谢这支团队!”
ECMO上阵 绝处逢生 再苦再累都值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公立三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已逐渐成为区域性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心,屡屡开展高新技术,让越来越多原本救治无望的患者,重新觅得生机。
ECMO是国际顶尖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2017年初,心血管病医院正式成立ECMO小组。2018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科大学,擅长各类心脏外科复杂手术的吴锡阶教授加盟,担任心外科副主任以来带领ECMO团队快速发展。目前该院已常态化运用此项技术开展近70例抢救。这些病例中,有得了爆发性心肌炎险些丧命的孩子,更有心脏骤停长达47分钟仍奇迹生还的中年大叔,无一不是心跳血压“停摆”、传统观念中已回天乏术的垂危重症患者。
“我们开展的数量是全省最多的,成功率约50%,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吴锡阶介绍,随着越来越多濒危患者转诊或慕名而来,医院ECMO技术不断突破年龄、体重、病种等技术禁区。今年6月医院搬迁至五缘湾新址后,不仅会新添多台可移动式ECMO设备,更将与胸痛急救网络深入对接,让这项技术向院前急救延伸,为更多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