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与死神赛跑,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迁址两个多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多项医疗指标均已实现历史突破,就医环境、硬件条件、人才团队以及服务品质等都实现了全面升级,而不变的是每天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抢救。院长王焱说,医院不断开展高新技术,承担起解决复杂疑难危重心血管病的重任。早在十几年前成立之初,医院就致力于打造高效快捷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成立胸痛中心,引领厦门迈入全国心脏急救领域的先进行列。近年来,中国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等众多国家级资质的取得,让厦心各学科竞相发展,打造了多支高水准的亚专科团队,24小时奔走在抢救一线,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给予患者家属可以交付生命的信任感
89岁的李奶奶因为发烧住进当地的一家医院,心脏彩超显示主动脉严重狭窄,主管医师表示,只能做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但这一先进技术,医院本身无法完成。正当子女们束手无策时,他们从电视上看到,厦心院长王焱和胸痛中心主任王斌的一期关于主动脉瓣狭窄治疗的节目,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非常巧,一去就遇到了王斌主任。深入交谈后我们充满了可以交付生命的信任感,当即把母亲转院过来。”李奶奶的女儿吴女士说,住进厦心当晚,母亲心衰发作,心跳一度停止,幸亏抢救及时,暂时维持住了生命体征。在第二天做了必要的检查后,第三天就进行了手术。
王斌介绍,若把心脏比作人体的“发动机”,那主动脉瓣就是心脏泵血最重要的“阀门”。每一次心跳,就是主动脉瓣的一次张合,人一天的心跳约10万次。李奶奶这么大年纪,心脏瓣膜经年累月运转,难免年久失修。正常人的主动脉瓣完全打开后,面积约为3-4c㎡,而李奶奶的瓣口面积只剩0.6c㎡,属于重度狭窄,而且心功能也明显下降。如果不及时手术,改善主动脉瓣狭窄的情况,那么心脏血液难以泵出,随时可能猝死。
若是常规的开胸手术来更换主动脉瓣膜,李奶奶衰弱的身体根本经受不住,风险极高。经多学科会诊评估,厦心决定为老人施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给她的心脏装个“新门”。这种微创手术不用锯开胸骨和肋骨,心脏也无需停跳,仅需穿刺血管,即可完成瓣膜置换,创伤小,住院时间大为减少。对于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能极大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没有手术台上常见的“刀光血影”,不到2小时,厦心团队就顺利为李奶奶植入了全新的人工瓣膜。超声显示,新的主动脉瓣位置严丝合缝,狭窄完全解除,折磨老人多日的气喘、水肿等症状当即缓解。
“我母亲现在恢复很好,胸不闷了,气也顺了,终于能正常过日子了。”吴女士充满了感激之情,“是整个团队精湛的医术和协作精神,让母亲得到及时救助。人的生命虽然脆弱,但遇到了好医生,就会变得坚强!”
从死神手里拽回没有心跳的患者
凌晨1点多,50岁的蒋先生被送进厦心急诊时,意识丧失,心跳停止近半小时。据蒋先生的女儿回忆,送医途中,在车上一直有为其进行心脏按压,直到进了急诊。
入院后,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药物治疗等急救措施争分夺秒地展开,心电监护仪上的直线让所有人绷紧了神经。像这样已经抢救了超过30分钟,仍没有恢复自主心跳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希望渺茫,但抢救人员没有放弃,果断启用人工心肺(ECMO)这一垂危重症患者生命支持的终极急救手段,力求抢回最后一线生机。
ECMO小组成员第一时间从各方集结。“当时患者的血压极低,所有平时能摸得到的血管,都很难找到。”心外科副主任吴锡阶表示,尽管情况十分棘手,但有赖于团队的娴熟协作和经验积累,短短十几分钟后,患者就成功连接上了ECMO,静脉血被引出体外,经过机器进行氧合后,再回输到动脉,由血泵代替了心脏的泵血功能,来保证全身的供血要求。ECMO顺利运转,当暗红色的血液变成鲜红色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患者心电图的直线终于出现了波动,此时距离蒋先生心跳停止已过去了47分钟。
心跳血压暂时抢回来了,但医护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经诊断,患者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脏骤停,于是早已准备好的导管室接过了救治的接力棒,在ECMO支持下,立即为患者施行急诊支架介入术,开通堵塞的血管,实现了患者的“起死回生”,现蒋先生恢复良好。
据了解,医院急诊科内设有急诊导管手术室,医护24小时待命,更配有多台ECMO机器,置于急诊科和其它特别容易抢救的地方,很多突然一下子心脏停跳的患者,机器一接,还有希望将他们从死神手里拽回来。
集纳
心脏瓣膜团队
数据显示,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主动脉瓣狭窄的比例约为3%-5%,患病人群庞大,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厦心胸痛中心主任王斌介绍,“由于早期通常症状不明显,该病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迹象’,而延误了治疗。但实际上,一旦患者出现胸痛、乏力、昏厥等症状,往往平均生存期仅有2-3年。”
随着技术发展,如今不开胸,就能微创替换心脏瓣膜了。厦心率先在省内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为国内第六家开展这项国际前沿技术的医院,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外科开胸手术的重症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无须开胸,恢复更快,能极大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正常生命周期。瓣膜团队已积累了近40例的成功经验,期间更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
ECMO小组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往往代表一家医院、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的危重症急救水平,是垂危重症患者生命支持的终极急救手段。它能暂时代替心脏和肺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使下一步治疗成为可能。
作为厦心常规急救手段,ECMO小组整合了麻醉、体外循环、心外、心内、重症监护等各科室骨干力量,24小时随时都能投入战斗。2017年初开始运用ECMO技术,在ECMO领域发展迅速,迄今已运用其抢救了近80例心跳血压“停摆”、传统观念中回天乏术的濒危患者,为福建省开展数量最多,且不断突破年龄、体重、病种等技术禁区,成功率已超国际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