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 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是第一要务
到医院就诊时测血压都很高,辗转多家医院不断增加药量效果却不好,后来才发现是 “白大衣高血压”,减少药物后反而大为好转;量血压都正常,但却出现了心室肥厚等疑似高血压带来的器官损伤,根据临床症状深入诊断,原来是患上了“隐匿性”高血压……
高血压,您真的了解吗?自己的血压状况,您知晓吗?今年的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2019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
作为首批“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于去年开设“高血压专病门诊”,发挥专科优势,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规范化管理。
每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病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首,血压控制不良,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高血压患病率27.9%,患病人数高达2.7亿,全国每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
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厦心心内一科主任叶涛博士指出,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及随访管理。国家已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风险。
专家坐诊高血压专病门诊
厦心从去年开始开设高血压专病门诊,由在高血压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出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和规律服用降压药,降压治疗要达标。”叶涛表示,高血压专病门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患者的治疗达标。
王一和王二(化名)是一对兄弟,哥哥已明确患有高血压,临床症状已经出现心室肥厚等,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但吃了一阵子药物后,叶涛没见他再来随访。不久后,弟弟也来到叶涛的门诊,原来他也患上了高血压。
弟弟依从性很好,按时随访复诊,后来叶涛和他聊起家人,才发现两人是兄弟,而他哥哥如今已经中风。“我哥体检发现高血压前就一直没有什么症状,后来确诊后吃了药,他觉得和吃药之前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就擅自把药停了,结果不久前中风了。”王二告诉叶涛。
叶涛表示,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血压的高度与并发症相关,而与患者自身症状不一定相关,即使没有症状,高血压对患者脏器的损害也是持续存在的,必须及时治疗,且要早期治疗、持续治疗。
首批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
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高达76.1%的患者血压未达标,提升高血压达标率势在必行。
基于此,我国在全国建立起若干个高血压达标中心,针对具备医联体或医共体建设任务的医院,提升牵头医院的区域示范作用,并与基层医院形成良好的双向转诊制度,使得疑难诊治在三级,慢病管理在基层,旨在加强高血压的规范化诊疗,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血压达标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降压达标是硬任务,实现血压达标是目前的第一要务。”叶涛指出,血压控制达标,是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叶涛介绍,目前,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为51.6%,知晓后的治疗率为45.8%,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为16.8%,“这个数据可以说是远远不理想的。”
“光是治疗,不能使血压有效控制,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提高有效的控制率尤为重要。厦心作为首批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就是以此为目标,作为区域的中心医院,和社区医院实现联动,为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而努力。
小贴士:
高血压专病门诊: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