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娇: 患者无条件的信任是她最大的动力
不久前的一个周日,接连5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送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抢救,最后一台急诊手术到凌晨4点才结束,他们当中最高龄的90岁,而最年轻的仅39岁。
关键时刻,覆盖全市的胸痛急救网络发挥了作用,抢回众多患者的生命。随着厦门胸痛急救网络持续筑牢织密,越来越多急性心血管病患者得以步入“极速救心”的快车道救治。
作为中国胸痛中心华东区域认证中心,厦心在我市乃至全国的胸痛急救网络的建设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当中,离不开厦心的一位位胸痛中心审查员奔赴各地的指导及现场核查工作,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郭惠娇就是其中之一。
让更多心血管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根据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且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心梗患者250万例,每年新发生约60万例,如未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在30%以上。
更严峻的是,发病率飙升的另一面,却是我国急性心梗救治效率较低下。据统计,患者就诊延迟及医疗系统内的延误是影响抢救效率的主要原因。
“用最快的速度、最畅通的急救网络,把急性心梗患者送到具有心梗急救介入能力的医院,第一时间开通血管,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郭惠娇说,这就是她和她的同事坚持的意义。
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就是一场与“死神”的时间赛跑。作为国家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之一,厦心胸痛中心的心梗抢救纪录不断更新,而这样的“生死时速”每天都在上演。
但胸痛中心建设不是单纯依靠几家医院的绿色通道,而是要通过病人宣教及各家基层医院、120与行急诊PCI手术医院的急诊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多机构的“无缝接力”,优化急救流程。
郭惠娇两年前开始成为认证中心成员之一,每年都要多次赴外地对胸痛中心进行核查,也到各地的基层医院宣讲胸痛急救网络的重要性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虽然我也想有更多的时间来看病人,但我认为我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可以通过不断的优化流程来提高救治效率。”郭惠娇表示,如果能将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让更多的患者知道发生胸痛该如何尽快寻求救助,让医疗系统的救治可以更高效快速地响应,她觉得就值得了。
从医过程中发现当医生的乐趣
读医是父母的愿望,1999年,一开始对学医并没有多大概念的郭惠娇从福建漳州考到了东北的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开始了漫漫学医路。
“虽然一开始并非因为热爱,也不是怀着救死扶伤的雄心壮志去学医的,但在学习、从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当医生的乐趣。”郭惠娇表示,“那种帮病人解决了难题的成就感,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是无可比拟的。感觉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大事,但别人就是记住你了。”
不久前,郭惠娇到甘肃临夏对口扶贫支援一个月,刚回到医院时,就有护士跑过来跟她说:“你终于回来了,你有好多患者一直在找你!”
郭惠娇确实时有不少这样的“粉丝”,患者对她的无条件的信任,是她最大的动力。
有一名90岁的患者,患有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室壁瘤合并的疾病,一直在郭惠娇的门诊随访。每次看完病,郭惠娇都会叮嘱他何时来复诊,患者也总会说自己年纪大了,怕记不住,让她把下次复诊的时间写在病历本上。到了下次复诊的日期,无论刮风下雨,90岁的老人都会准时出现在郭惠娇的诊室,并安静的坐在诊室外等候,直到轮到他。
“看似很平淡,但带给我的是满满的幸福感。患者对自己全身心的信任,我必定也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他们排忧解难。”郭惠娇说。
值夜班时刻都是备战状态
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郭惠娇又从东北回到家乡闽南,进入厦心工作,算起来也是和厦心一起成长的“老人”了。回想起这十余年从医之路,最让她“心有余悸”的就是值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的夜班了。
“工作日的值班白天是在普通病房工作,然后晚上到重症监护室直到第二天早上8:00,交接班完后继续原来病区的查房及收治病人,要是隔天有门诊,就直接出门诊了。碰上节假日,值班就是24小时在重症监护室,随时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度过,精神跟体力都在透支状态。”郭惠娇告诉记者,“在心脏重症监护值夜班,睡觉是一种奢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病房里的病人会发生什么,也不会知道下一秒重症监护室的门打开,推进来的是什么样的病人,时刻都要备战。”
有时稍微在办公室喘口气,护士的脚步声一响起,心又开始紧绷,经常是干着干着天就亮了。郭惠娇说,这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今年开始,郭惠娇不值重症监护室的夜班了。“以前想起值班都会紧张,值班时碰上的各种各样的病例和故事讲都讲不完,现在这才刚过没多久,竟然就不太想得起来了。”郭惠娇笑说,自己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也许这不是健忘,只是在其位、谋其职,当时全身心地为患者服务,而今,她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