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穿越雷区“拆弹” 解除九旬老人“心病”: 医疗剧《问心》热播,导报记者带你探访“救心”一线
近期,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问心》备受关注。剧中,有一位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医护团队的专业协作下,顺利完成手术,挽回生命,让人忍不住为先进的医疗技术点赞。时下已进入秋冬季,随着早晚温差的加大,又到了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等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今天,请你跟随导报记者走进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感受医疗一线惊心动魄的救心故事。
探访:90岁高龄患者,高难度“拆弹”手术分秒必争
前不久,家住同安的李爷爷在菜园浇水时,突然感觉胸痛不适,还伴随呼吸急促等症状。考虑到李爷爷有高血压病史,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厦心。接诊的心外二科负责人彭华主任初步诊断李爷爷是A型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死亡率高达90%、堪称“血管炸弹”的心脏危重症。
考虑到李爷爷已经将近90岁高龄,家属对是否手术犹豫不决。彭华主任根据抽血、CT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整体病情后说:“如果这是我爷爷,我会努力一把,至少还有希望。”一句话建立起了医患间的信任,家属当即决定让李爷爷接受手术。
经过术前周密讨论和准备,彭华及心外科团队密切配合,奋战了近8个小时,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李爷爷虽然是高龄,但因基础疾病少,在重症监护室(ICU)住了3天后就转至普通病房。出院后,李爷爷很快恢复到原本生活可以自理的状态。老爷子笑逐颜开:“我又可以继续照料菜园子了!”
厦心心脏外科团队为患者行急诊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像李爷爷这样的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急重症,也是心外科领域最难的手术之一。高龄主动脉夹层患者大都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能否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是患者能否获得生存的关键,但由于手术过程风险高且操作复杂,大多数基层医院尚不具备诊疗条件。因此,尽早诊断、缩短转诊时间,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为了给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2020年厦心牵头成立了闽西南地区主动脉夹层诊疗平台,建立“4小时生命急救圈”,开通绿色通道,全天24小时随时可急诊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我们团队成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全年无休。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可以跟我们随时联系。我们随时保持救治通道畅通,争取不让病人因为时间耽搁而延误病情。”彭华介绍,在此基础上,厦心还依托5G通讯技术,实现区域医联体医疗机构之间高效、快速、便捷的双向转诊,将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从发病到入院的平均时间缩短2.3个小时,入院至手术的平均时间缩短3个多小时,大大提升了区域大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造福越来越多的患者。
2022年,厦心全年完成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172例,手术量约占闽西南这类手术总量的90%,患者生存率96%以上,达到国际顶尖团队的救治水平。“这么高的救治成功率,得益于基层医院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能够准确诊断、及时转运,为病人的诊治争取更多时间。当然,团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我们心外科、体外循环、麻醉和ICU团队通力合作,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彭华说。
信任:良好救治效果,建立在医患双方相互信任上
在电视剧《问心》中,因为胸痛被送进医院,到了医院却摆摆手说自己没事,还给医生展示自己微信步数,以此证明自己“身强体壮”的王大爷,让厦心急诊科医生孙广峰深有感触。
前不久,孙广峰接诊了一名80岁的老奶奶。因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老人家在家人陪同下辗转了几家医院,但是气促、心悸等症状都不见好转。老人家便产生了“治也没用,现在身体也挺好”的想法,对他提出的立即住院手术的建议全然不在意。
“虽然老人家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很严重,但要是放任不管的话,心衰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孙广峰说,考虑到心血管疾病变化快,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建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劝说患者及家属,并细致讲解手术过程,最终获得对方的认可同意手术。
在麻醉、超声、心脏重症监护、介入护理等多学科配合下,厦心院长王焱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二尖瓣钳夹术为这位老奶奶“修复”二尖瓣。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在中秋节前顺利出院。“奶奶特别有心,中秋节还送来了家里做的月饼及感谢信。那封信现在还在我的抽屉里。”孙广峰说,“尽我们所能,不辜负每一位患者的信任,是我和团队小伙伴们前行的动力。”
厦心急诊科团队为危重患者行床旁VA-ECMO植入术
如果说医院里处处上演着生与死的交锋,那么急诊科无疑是最惊心动魄的“前线”。在孙广峰看来,在心血管专科医院急诊科工作,必须有一颗“大心脏”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够迅速辨别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争分夺秒实施抢救。
两年前的一个深夜,孙广峰正值夜班,一名男性患者赶来急诊。他30多岁,已经连续两天胸痛。在车站排队候车时,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吐了一地,随后被车站保安送到厦心。根据症状和相关检查,孙广峰迅速判断患者为心脏血管闭塞、急性心梗,需要立即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可患者家人都在外省,一时无法赶到。时间就是生命,孙广峰当机立断通过视频与患者的哥哥取得联系并征得手术同意,马上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经手术放入支架快速开通血管,患者才转危为安。从患者被送到医院至手术结束,全程只花了约40分钟。
孙广峰说,这样的“救心”速度源于厦心引入“大急诊”的急救理念。在全院的支持下,专业化高素质团队、合理的工作流程、一流的仪器设备推动急救战线前移,在最短时间内让危急重症患者得到最快速的治疗
“国际上将急性心梗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标准定为90分钟。我们通过流程优化和信息化支持,去年厦心的平均时间在46分钟左右,远远低于90分钟的要求,大大提升了心梗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
孙广峰介绍,对于发生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期识别、及早救治至关重要。而高级的生命支持系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预后可以说是重中之重。ECMO(体外膜肺氧合)作为顶级的生命支持技术,在为重症心肺衰竭患者提供心肺功能辅助的同时,也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被视为与“死神”对抗的“终极武器”。目前,厦心已常规开展这项技术。不久前,急诊科一个月内在ECMO护航下连续为3名壮年男子成功实施手术,患者均已顺利康复出院。该院更持续延伸拓展院外移动ECMO的抢救覆盖范围,挽救众多心跳血压“停摆”、传统观念中回天乏术的濒危患者。
医生提醒:秋冬心梗高发,应牢记两个“120”
“秋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期。最近,我们急诊每天都要收治七八个心梗患者。”孙广峰说,随着早晚温差的加大,冷热不定的气温极易诱发血压异常波动,导致心梗等突发疾病。
每年的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1120”有两个寓意: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如果突然感冒发烧就要引起重视,密切关注血压情况。一旦突发胸痛胸闷,并伴有心率失常、盗汗等症状,要保持镇定,同时向周围人求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孙广峰提醒,“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年轻人同样要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如在熬夜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顺畅等情况,也要引起重视,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