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注意别伤了“心”,厦心专家说,病从口入不是说说而已!
俗话说
“冬令进补 三春打虎”
很多人认为冬季适合进补养生
这样可以为来年打下基础
养精蓄锐、远离疾病
冬季气温降低,人们在饮食上会偏重摄入一些有营养、热量高的食物,如炖肉、汤品、火锅、药膳等,然而进补虽好,也需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身体基础情况不同,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吃的东西不对,不仅达不到进补的效果,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
另外,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如果进补过度,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血压升高、体重增加,给心血管增加负担,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那么冬季要怎样吃才健康呢?
饮食上又有哪些误区?
一起来看看~
|进补≠滥用滋补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食用任何滋补食品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可能有损健康。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应注意进补的药物,应在医生辩证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补,否则容易扰乱身体代谢平衡,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因此应杜绝滥补及乱补。
|进补≠大鱼大肉
进补不等于只增加肉类、脂肪等摄入,而是要结合自身营养状况,吃得健康,补得科学。对于体重较轻、体质虚弱人群和老年人来说,适当进补可增强身体抵抗力。而对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人群来说,如果盲目进补,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甚至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这类人群饮食应清淡,不食用油腻、易上火食物,更要限制盐、饱和脂肪酸和糖分的摄入。暂时无法寻求专业医师帮助时,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最稳妥的办法。
|进补≠不运动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会采用进补性食物,但这类食物通常不易被消化,吃得过多会增加胃肠道负担;运动量不够,可能导致体重飙升,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冬季进补并不意味着放弃运动,相反,运动不仅能够消耗一定的热量,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等。每天的运动强度不要求多高,贵在坚持,但是要避开清晨这一心血管高危时刻。
01 全谷物食品部分代替精细主食
相较面包、面食类精制谷物,黑米、糙米、小米、藜麦等全谷物食品含有更加丰富的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剂,对降低血糖、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硬化有良好作用(急性胃炎或胃溃疡、乳糜泻、麸质敏感以及部分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谨慎摄入)。
02 适量摄入大豆及其制品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B族维生素以及异黄酮、植物甾醇及大豆低聚糖等,是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大豆蛋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研究表明,食用大豆或豆制品有助于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03 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肉类
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都建议低脂饮食,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需控制摄入量;同时在日常饮食中避免肥肉、内脏等脂肪含量较高食物。而鱼类食物则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更适合心血管患者,尤其是深海鱼。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仅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对血压也有明显的益处。
04 保证足量饮水
冬季气候干燥,千万要牢记喝水。饮水不足容易导致体内血粘度增高,囤积的废物也难以排出,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耗食物时消耗的水,都是血液变黏稠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足量饮水,少量多次,每天7~8杯左右。(心衰患者需根据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容量管理,合理规划自己每日的饮水量。)
05 增加新鲜果蔬摄入
冬季人们偏向多吃肉类,但也不能忘记果蔬的定量摄入。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良好来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06 减少钠盐的摄入
冬季活动量减少,出汗相应减少,钠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心血管患者,建议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并注意减少隐形盐的摄入。日常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味精及各种添加剂等的使用;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各类炒货和腌制品;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
除了坚持科学的饮食外
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朋友们
冬季外出时也要记得做好保暖防护
适量运动、保持合理的体重
向吸烟和过量饮酒s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