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关注患者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
仁医仁语
赖可可(手术麻醉科行政副主任):每一台手术,麻醉医生都要寸步不离守在患者身边,因为麻醉深睡中的患者是最无助的。我们手里拿着的不仅仅是药,更是对患者的生命守护。手术过程充满各种风险,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在手术出现意外时配合外科医生救命。当患者被安全地推出手术室时,我们都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当药物顺着输液管进入体内,你的眼皮越来越沉,视线越来越模糊,然后眼前出现一个模糊人脸,对你说:“睡吧。”当你沉沉睡去,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里,你的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指征就由一个人守护着。
他们就是麻醉医生———被称为手术台上的“内科医生”,全程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随时准备配合外科医生应对瞬息万变的手术,在出现意外时紧急配合使用准确的药物救命。
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手术麻醉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赖可可,就是这样一名守护者,时刻关注着患者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
为患儿预热手术床
大学学的是临床医学系,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然而现实是,199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麻醉科工作。面对命运的安排,赖可可一开始有过茫然和压力,因为当时麻醉专业对他来说几乎是陌生的。
为了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赖可可几乎天天吃住在科里,慢慢地,他发现以前学过的医学知识是有用的,因为这让他能考虑得更周全,更好地调节患者的全身状态。2001年,赖可可被派往福州协和医院学习专业的心脏麻醉,学成归来后,2002年,赖可可成为医院第一名专业的心脏麻醉医生。2003年,他又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学习婴幼儿麻醉。
由于心脏手术需要较低的室温,为了保持患儿的体温,赖可可会先把手术床提前预热,把宝宝用棉被包好后才进行麻醉,甚至用于消毒的药液都是预先加温的。
曾有一个刚出生一个月的早产儿,体重只有2.5公斤,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当赖可可去进行术前谈话时,患儿的父母一看到他们就跪倒在地泣不成声,他扶起家属,说:“请放心,我们会在手术室里照顾好你们的宝宝。”凭借平时的训练有素,整个麻醉过程实施顺利,手术、恢复也都顺利。
就这样,赖可可及其带领的心血管病医院麻醉团队,承担起了风险最大、技术要求最高、压力也最大的心脏麻醉工作,几年时间内,他们先后成功参与了31例心脏移植手术。十几年来,心脏麻醉科团队完成各种心脏手术麻醉8000多例,其中最小患者为新生儿甚至早产儿,体重不足2公斤,最年长的患者达80多岁高龄。
三天两夜工作52小时
2004年的一天,晚上7点多,赖可可结束了一天的手术正准备回家。急诊送来一个患者,曾做过心脏手术,这次又出现了严重的心衰症状,根本不能平卧,更为严重的是她已经怀孕33周了。于是,累了一天的他又换上手术服进了手术室。
麻醉前,患者流着泪反复对赖可可说:“如果我有什么不测,请一定保住我的孩子。”曾经历过失子之痛的赖可可深深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他握着患者的手说:“我要给你注射麻醉药物了,你睡一觉醒来,就能见到你的宝宝了。”随着麻醉药物的起效,患者睡了,而对于这台由心外科、产科、儿科、麻醉、体外循环等组成的医生团队来说,紧张的战斗打响了……
赖可可先为患者做了一个较浅的基础麻醉,产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剖宫产取出胎儿,接着,加深麻醉,心外科医生实施二尖瓣置换术,更换了出现故障的机械瓣。终于,患者安全地返回ICU,母子双双存活。
当赖可可从手术室出来,已是第二天早晨6点。新的一天,等待赖可可的还有3台冠脉搭桥手术。只睡了两小时,8:30,赖可可又投入了当天工作,直到晚7:30结束当天的工作。接着,赖可可又迎来了他的ICU值班夜。第三天早上8点完成值班交班后,还有一天的手术等着他。
三天两夜,连续工作52小时之后,赖可可终于可以回家了。而这只是他在麻醉科18年来,一个普通的三天两夜,也是他带领的心血管病医院心脏麻醉团队的常规工作状态。
晨报记者 蔡樱柳 丨通讯员 刘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