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吐泻 或诱发心脏病
■体液大量损失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夏天需适当摄入盐分增加蔬菜水果,补充钠等电解质
市民李先生前不久在剧烈呕吐后,到医院就诊时出现室颤,医生为他进行了除颤、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后,复苏成功。检查显示,他严重低钠,原来是由于呕吐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经治疗,李先生逐渐康复。
医生说,在厦门,由于电解质紊乱而入院的患者几乎每天都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
案例:电解质紊乱导致脑水肿 父亲因此不认识女儿
“医生,我爸爸为什么突然不认识我了?”小云(化名)和母亲一起跟着120急救车,将40多岁的父亲李先生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李先生被诊断为心肌梗死,且同时伴有肺炎。医生在与家属的交流中得知,患者已经发烧两三天,期间胃口不是很好,进食不多。加上入院前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钠血症,引起脑水肿,紧接着出现了意识障碍,才会连自己女儿都不认识。医生给他点滴氯化钠后,才逐渐认出了家人。
老陈今年60多岁,也因为电解质紊乱入了院。前一天,他和自己的朋友在海鲜餐馆里吃了一顿海鲜大餐,一饱口福。可是第二天,老陈的身体就不好了,不停地呕吐、腹泻,一上午就跑了七八次厕所,觉得整个人都快要虚脱了。他自己以为是普通的胃肠炎,到医院就诊,抽血检查发现老陈体内的钾含量低于标准值,即并发了低钾血症。经补充钾之后,加上体内的自身修复,才恢复了正常。
分析:体液大量损失和酗酒 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
李先生、老陈发病的共同点,都是由于电解质紊乱引起了不同的症状。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强说,水和电解质是体液的主要成分,呕吐、腹泻、大量流汗之后,体液大量损失,就有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他表示,“较为常见的紊乱的电解质是钠和钾,少数有慢性酗酒史的患者还会出现镁的紊乱。”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潘满冬说,电解质紊乱是医生日常诊疗过程中常见的现象,钠、钾失衡最常见,其原因不外乎人体内电解质吸收减少、丢失过多,或人体消耗增多,关键是要准确判断发生失衡的原因。比如当人体出现严重的感染,如肺炎等感染,因体内消耗增加,导致电解质紊乱,这时除了纠正电解质紊乱,关键还要处理体内的感染。
电解质紊乱患者就医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血液检查,基本可以明确病情。一般而言,人体有强大的自行修复功能,轻度的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自行缓解,不必过度惊慌。除了常见的钠钾电解质紊乱,有些长期酗酒的患者,因为长期饮食失衡,也会导致镁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失衡。潘满冬说,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别酗酒,提倡健康酒文化,喝酒不贪杯。
电解质与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有心脏病服药后易诱发
上文中的李先生因为呕吐,随后出现了心室颤动。一开始,家属并不理解,在家属看来,只是普通的肠胃问题而已,怎么就出现了危及生命的心脏问题呢?李强解释,电解质与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其中以钾离子对心肌细胞影响最明显,其次为钙离子,然后是镁离子和钠离子。
电解质紊乱后,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本身就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心功能和肾功能不好的市民就会有尿少的情况,可能出现高钾血症。如心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利尿药、地高辛(强心苷类药物)等药物,服用利尿药尿液排泄量大,容易出现低钾状况,导致地高辛中毒,如果进食的时候没有注意补充钾等,就很容易导致血液中钾含量低,出现心律失常、室颤等心血管问题。
李强说,电解质对心律的影响在临床上主要有以下方面特点:经常出现多种电解质紊乱,如低钾常伴随低镁;常伴有酸碱失衡,如高钾常导致酸中毒,低钾导致碱中毒;受影响因素多,如自身疾病和服药情况等。
提醒:有心脏疾病的患者 夏天需要适当补盐
虽然大部分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都有基础性疾病,但偶尔健康人群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如进食不多、摄入电解质过少时出现低钾血症,就可能诱发室颤,危及生命。李强提醒,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有心脏疾病的患者,“0盐”的概念是错误的,还是需要适当摄入盐分,补充钠等电解质,同时,还需要补充富含丰富电解质的蔬菜水果。
电解质紊乱会不会很难发现?李强告诉记者,并不会,医生很容易通过心电图及简单的抽血检查进行判断和明确。(厦门晚报)
名词: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的一种化合物。它能保持体内血溶剂平衡,调节肌肉收缩,保持酸碱平衡。当人体出现电解质紊乱时,轻者可能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