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拖延治疗,心脏出现“漏洞” ——“心血管病医院教您护心” 第二期
六旬大叔突发心梗,却没意识到严重性,强行忍耐拖延,最后送到医院急救,好不容易做了支架介入手术抢回生命,却因此导致严重并发症——室间隔穿孔,再次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生命垂危┉┉ 所幸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通过微创室间隔穿孔封堵术,为患者及时补上了心脏“漏洞”。
心梗未及时就诊 心脏破了个“洞”
拖着衰弱的身体,61岁的曾先生来到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自己觉得没啥希望了,就想试最后一次。”他的绝望并非多余。病发当天,曾先生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但他没有及时就诊,忍了10多个小时才到当地医院,结果被诊断为急性心梗,接受了支架介入手术。但出院后,曾先生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又逐渐出现严重的气短、乏力。
出院没两天,曾先生再次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不仅无法正常活动,一动就特别喘,连睡觉都没法躺平,虽已入秋,喘着喘着还一直冒汗。医生初步诊断是支架介入手术后,并发室间隔穿孔,导致的严重心力衰竭。
眼看病危通知书都下了好几次,当地医院也束手无策。曾先生和家属决定来到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寻求最后的希望。心内科刘文辉主任接诊后经过仔细诊断,确诊为室间隔穿孔。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的心肌没有血液供应,坏死溶解而形成的一个贯穿左右心室的“大洞”。随着缺口周围像烂水果一样丧失功能的心肌不断地扩大,常导致患者发展为无法纠正的顽固性心衰。
刘文辉主任解释,“心梗后出现室间隔穿孔的死亡率非常高,后果非常严重,穿孔后约有25%患者当天死亡,80~90%2个月内死亡,仅7%病例能生存超过一年。像曾先生这样撑到一个月的都实属不易。
微创封堵手术 “修补”脆弱心脏
心脏破了“洞”,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堵上,如何堵?传统治疗方法的外科手术显然非常困难,患者休息都难以躺平,身体状况非常差,开胸这样的大手术无疑风险极大,患者和家属都没法接受。
经过缜密的手术方案制定,刘文辉主任决定为其施行心梗后的经皮微创室间隔封堵术。局麻状态下,曾先生神志清醒,刘主任及其团队娴熟运用导管穿刺技术,将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沿着输送轨道送到左心室内。在超声及血管造影影像的指引定位下,将封堵器精确地放置到位,成功堵住了心脏这个危险的“漏洞”。
手术效果立竿见影,曾先生还没下手术台,就感到气促心慌明显缓解。次日就可以下床活动,3天后曾先生基本没有明显气促,出院后几次随访复查,其心脏彩超没有残余的分流,心脏也较之前缩小了,心功能已恢复正常,回归正常生活。
厦心科普
刘文辉主任提醒,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一旦穿孔发生后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因此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应越早治疗越好。
急性心梗绝大部分表现为胸痛,痛起来冒汗,有濒死感。此外,还有一些不典型表现,如肩痛、牙痛、喉咙紧缩感、上腹不适、恶心冒汗、关节痛等。有的人胸痛持续几分钟又缓解了,这都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先兆。医生提醒,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尽量缩短早期救治时间,开通堵塞的血管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最有效途径,选择“拖、忍、等”都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